发布时间:2025-10-14 16:29:17    次浏览
烟花绚烂,绽放在夜空中,刹那间,点燃了整个世界,耳边轰鸣的鞭炮声,处处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时过年意味着,可以有新衣服穿,可以有好吃的吃,一大家子人终于可以聚在一起,孩子们有压岁钱,即使最后压岁钱会以“暂时保管”的名义上交给父母,但,我记得,那很欢乐。如今的年味在哪里呢?只是门上张贴的对联么?或是中央电视台连轴播放的联欢晚会么?即使新衣在身,却也没有辞旧迎新的感觉,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中国的发展,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家家户户奔小康,无论成功与否,生活品质的提升都让人们有一些天天过大年的感觉。其实不然。过去,马车很慢,一辈子只够与一人一心相通;现在,通讯很发达,如若思念,动动手指便可以见到相见的人,这是好事么?一方面来讲,确实连接了彼此,让距离不再成为阻碍情感交流的物事,可看另一方面,彼此之间太过亲密,让团聚不再久违,大家在一起时,便不值得珍惜。我一直在寻找症结所在,我们的节日到底缺了什么?最后,我终于发现,是笑声,那属于孩童天真无邪的笑声。都说,孩子是未来,孩子是所有感情的羁绊,往往一家人的情感中心都聚集在孩子们身上,他们的欢笑中没有强颜,他们的泪水中没有苦涩,正是因为这些感情的直接表达,让孩子们成为了一家人团聚时节日的调剂品。而现如今的孩子们都在哪里?环顾四周,每个人都怀抱一款电子产品,他们的眼睛中闪过的不再是鲜花绿草,而是五颜六色的APP。古时人们总是会称赞天才少年三岁能文,五岁能武,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而现在呢?孩子们三岁会玩手机,五岁精通各种游戏,网络社交样样可行。网络的飞速发展,究其根本,最初的目的想必并不是为了让大家更隔阂。之前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对夫妇去购买平板,看中了一款支持许多游戏的产品,当售货员得知二人是为他们的孩子购买这款平板的时候,他第一时间询问了孩子的年龄大小,那位父亲告诉他,五岁,而售货员的回答是:“那么,请您7年后来取货,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与您们共度美好时光,为何不与他共享自然,多陪伴他,让他在爱的包围下健康成长。”这则广告对我的触动很大,每逢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都是抱着手机换了一个场所娱乐而已,社会对于反对低头的呼吁声此起彼伏,从未消弱,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人们习惯性的将过错归给网络的发展,可换个角度思维,真的如此么?网络的飞速发展,带给我们的应该是便易,远方的游子需要网络与千里之外的亲人联系,倾诉一个人在外的苦闷;大洋彼岸的信息通过网络第一时间被获取;工作与学习的资源通过网络共享……而这些网络诞生与发展的真正目的却成为了人们沉溺于虚拟世界的虚荣与攀比的借口。社会所倡导的抬头,并非放下手机,摒弃网络,那是科技的退步,新兴技术的发展,注定我们要跟上时代,跟上网络的速度,但网络并不是用以炫耀与弥补空虚的入口。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时代的发展,更是见证了网络的进步,享受网络的同时也在忍受它的荼毒,多么渴望看到阳光绿地下孩子们的嬉戏打闹,多么希望再听到大家聊天声中流露出的情感,如果可以,我多希望你抬头看我一眼,看看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不要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网络,宏观的来讲,一种网络的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科技进步。我们可以只关心自己,做一个自私的人,把自己封闭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整日去违心的响应不做低头族的号召,而换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做一个可以看到别人的人,把网络作为连接情感的桥梁,而并非对现实不满的情感寄托。我们跟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同样的,我们需要传承移动网络的发展,根据历史发展规律来看,那些对人有益的,才会不断延续,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移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新生活会使我们更美好,不是么?烟花绚烂,坐在我身旁的你,请你抬头看看我,告诉我,网络改变的世界有多美好,不要一味的埋怨,不要一味的责怪,世界那么大,何不去看看,记得用网络告诉我,你看到的新世界是多么美妙。